News

动态资讯

幸福在身边

孩子的创造力是怎样不见的?

发布时间:2020-09-22 13:26阅读次数:

6年级女孩因为一篇作文被老师批评的事,最近在网上炸开了锅。


讲述这件事的是女孩的姐姐,她本来只是在豆瓣发帖吐槽,没想到引发一场网络讨论。


这位网友的妹妹,现在正读小学六年级,妹妹写了一篇作文,让作为高中生的姐姐感到惊艳,她节选了几段妹妹作文中的句子:

“蓝天被窗棂割成四方格”
“水中倒影里的猴子捞天上的月亮”
“月光浇在碎石路上”
“我醒了,而时间还睡着”

不得不说,这些生动跳脱的比喻,对动词的巧妙运用,把窗棂、月光和时间拟人化,就算是成年人看起来,也觉得充满灵气。

没想到等妹妹把作文交给老师看了之后,得到的评语却是:不切实际,胡言乱语,重写。

根据这位网友的描述,她后来向妹妹的老师咨询了这篇作文的问题,老师认为,“月光浇在碎石路上”,应该写成“灯光照亮了石子路”,老师给出的理由是,高考作文不能这么写。

因为老师的点评,妹妹最后不得不把自己上交的作文改成了,“清晨来了,公鸡鸣叫,我睁开眼睛天还黑着”。

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后,不少网友们都对妹妹写出的句子表达了由衷的赞美,认为这样诗意又有趣的描写,实在难能可贵。


而让人觉得惋惜的是,因为老师的点评,6年级的妹妹为了匹配所谓的应试作文“实际”,最终强行改变了自己独特的行文风格。



这引发了网友们对这位老师的业务能力,和如今应试教育问题的探讨。

网友们认为,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缺乏鼓励的教育环境下,失去了灵气,失去了文字的创造力。


也有人认为,无论教育条件如何亟待改善,作为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引导力的老师,面对学生的创作,无论好坏,应该尤为审慎,而不是打击,况且还是在离高考尚远的小学6年级。



当然了,这件事可能只是个例。很多网友也因此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遇到过的好老师,有的循循善诱,有的兼容并包,这些优秀的老师们的言行影响让他们受益至今。